活出真愛新書上市,每本訂價500元。
每本特價 475元,運費80。(外島海外運費另計)
滿3本以上免運費,每本475元。(外島海外運費另計)
滿10本以上免運費,每本400元(外島海外運費另計)
請到天梯出版社雅虎賣場購書,或直接匯款
匯款帳戶 聯邦銀行三峽分行(代碼)803,帳號 092-10-0010316,戶名:天梯出版社蔡茂堂
完成匯款後,請電話簡訊通知 0908123036,告知匯款帳號後5碼,收件人姓名,地址,電話
購書收據(有統編可報帳)隨書寄送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愛與魯莽 (Love and Rude) (二十三) -- 愛與魯莽.6 -- 禮樂文化 (LiYueh Culture)

禮源自宗教祭祀周公轉為政治體制孔孟仁心態度


        禮貌是在人類社會中,使人際互動關係成為平滑順暢的潤滑劑,這也是傳統華人文化與儒家所最強調與重視的。儒教又被稱為禮教,中國被稱為禮樂之邦。       

        中華文化中的禮,最起初是由先祖原始宗教的對天地、鬼神、祖先的祭祀而開始的。《說文解字》說「禮,履也,所以祀神致福也。」

        西周時期,周公「制禮作樂」,將禮的含意擴大到宗法喪服、天子諸侯等政治社會制度上(殷周制度考)。

        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地位衰落,讓孔子發出「禮壞樂崩」的感嘆,而開始了恢復禮樂制度的努力。孔子最大的貢獻在於提出禮與仁的關係而確立了禮之倫理精神與內涵。「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倫語八佾)對父母的孝,不應該只在於死後的祭典排場,或是生前的生活贍養,而是在與父母相處時所表現出的恭敬態度。孟子則更把禮的精神,進一步擴大解釋為恭敬與辭讓的態度(孟子離婁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