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俄米喪夫又失去雙子待媳婦滿有恩慈 |
士師時期的以色列缺乏領袖帶領、人人任意而行。(士21:25) 路得記卻讓我們看見,在這悲慘黯淡歷史中,尚有令人感動的恩慈故事。
士師時期的以色列,在信仰上常舉棋不定,在政治上缺長期英明領袖帶領,常遭遇強鄰欺壓入侵。加上大饑荒如同雪上加霜,逼使住在猶大地伯利恆城的以利米勒,帶著妻子拿俄米,以及兩個兒子瑪倫與基連,遠離故鄉、出國流浪,前往摩押地、尋覓一線生機。
想不到以利米勒出國不久,就客死他鄉。成為寡婦的拿俄米辛苦的把兩個兒子拉拔長大成人,也各自與當地女子成婚。瑪倫娶了俄耳巴為妻,基連娶了路得為妻。正當拿俄米覺得好不容易兩個孩子都各自成家立業,可以喘一口氣時,沒想到屋漏偏逢連夜雨,兩個寶貝兒子瑪倫與基連,在出國十年後,也相繼去世。留下年老的寡母拿俄米,還有兩個年輕的寡婦俄耳巴與路得。
拿俄米在異地他鄉,又年紀老邁,正在愁苦不知前途時,聽到故鄉飢荒已經改善,於是興起不如歸去的念頭。拿俄米考慮到兩個年輕守寡的媳婦,不忍讓他們跟著他返回猶大的伯利恆,成為他鄉客,又考慮到兩個兒媳還年輕,應該讓他們有再婚成家的機會。拿俄米在出發返國前,鼓勵兩個兒媳各自回娘家,尋求再婚的機會,並祝福兩個兒媳能得到上主的恩慈 (Chesed, Lovingkindness)。這是婆婆拿俄米對兩個年輕守寡兒媳的恩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